一张照片,一段故事;一封家书,一份信仰;一个人物,一段传奇;一次起义,一场转折。我们在“云游”九江市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的过程中,一位特别的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是卢德铭,四川自贡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为掩护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1927年9月,震动中外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当月25日,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途中,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2岁。 中国共产党在秋收起义时期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诞生,在全国人民面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卢德铭的事迹不由得让处于20岁的我们为之思考,是什么力量让22岁的他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该作品以朗诵《我们的青春》为主体,通过跨越百年的对话形式讲述两代青年人的故事。那时的他们经历了国土沦丧、尊严践踏,活在被敌寇灭种的恐惧之中;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康、科技发达,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百年前,正是“卢德铭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那份信仰让他们对革命始终怀抱一腔热血,甘愿为党的事业奉献一生。 在中国共产党100岁华诞之际,我们用激荡的红色篇章,学习跨越时空的回信,重温20岁的他们和20岁的我们的故事。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的是用理想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为的是不断汲取奋勇向前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