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线教育工作者”到“十八线网络主播”的身份转换之旅
从疫情爆发开始,全国人民统一战线,共同战疫,至今快两个月了。疫情爆发之初,我们慌而不乱,教育工作的部署和推进亦有条不紊。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面对线上课程教学任务,我带着乐观的心态和必胜的决心,开始了从“一线教育工作者”到“十八线网络主播”的身份转换之旅。

|
孔竹栩老师直播授课中 |
1. 准备阶段
线上教学是“全民战疫”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不可打无准备之战,因此,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搜集教材,建设线上课程,筛选教学平台,以确保线上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多渠道搜集教材。由于这学期要上《视听语言》 《广播电视写作》和《电视新闻采写》三门课程,没有教材让备课工作变得艰难,为了寻找教材,我做很多工作,比如找出自己读书期间使用的老教材,下载“云教材”APP寻找相关书籍,上各大高校出版社下载电子书,同时在网络书店购买纸质书籍,但由于疫情影响,2月初买的书,直到2月底才到。幸好期间有很多比我有经验的教师,如何柳老师、邓仰清老师、甘婷老师和贾秋汇老师,她们向我提供了热心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2)建设线上课程。要建设好线上课程,首先得熟悉课程搭建平台的操作,从2月3号开始进行了为期4天的线上培训,学习如何在“超星学习通”搭建高质量的线上课程。同时,我在“超星尔雅”、“学堂在线”等平台观摩有经验的老教师录制的优秀网络课程,学习并借鉴其线上教学方法与技巧进行线上课程搭建。

本学期所授三门课程 |
其次,还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备课时除了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我还会针对每一门课程的特点和每一次的授课内容,寻找大量恰当的案例作为辅助教学资料,比如针对 《电视新闻采写》,我会搜集大量时事热点新闻,针对《视听语言》会下载经典影视作品,针对《广播电视写作》时会筛选各类电视节目作品中质量上乘的节目作为案例。
(3)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制定线上授课方案。作为一名“十八线网络主播”,网络教学平台就是展现业务能力的舞台,因此必须选择一个操作便捷、直播稳定的平台。于是我决定对教学直播平台进行测试,花了两天时间,通过对“超星学习通”、“钉钉”、“腾讯课堂”“cc talk”、“腾讯会议”、“QQ直播”等平台的逐一测试,最终选择以“超星学习通”为课程搭建平台,用“腾讯课堂”进行直播,以“腾讯会议”作为直播替补的方案。同时,为了便于与同学们交流,创建了课程和班级对应的QQ群。
2. 授课阶段
2月24日是正式开始线上授课的第一天,这一天也标志着我从“一线教育工作者”到“十八线网络主播”身份的正式转换。为了适应好“网络主播”的新身份,我充分挖掘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各个功能,以期从课前、课中到课后都能与学生们保持畅通的交流,争取实现网课效率最大化。
(1)在QQ群发布通知

课前提醒学生准时进入直播间 |

及时发布课程调整通知 |
(2)在腾讯课堂直播上课

|

|
利用“画笔”和“文字”工具进行板书,与学生进行文字互动 |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

|
利用“举手”功能,请学生“上台”回答问题,进行语音互动 |
(3)用学习通签到


|
|
19广播1班学生签到-全勤 |
(4)挖掘并利用学习通的其他功能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在“作业”区发布课后作业 |

作业提交情况一目了然,工作效率高 |

在“讨论”区建立相应的答疑帖,课后为学生答疑,提高学习效率 |

|

|
在“首页”和“统计”区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数据 |
3. 学生反馈
不知不觉成为“网络主播”已经三周了,通过学生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良好,课上能认真听课,积极互动,课后亦能主动看课程回放,整理笔记。
|


|
学生网课感受 |

|
学生电子笔记 |





4. 总结
面对疫情,教育工作从线下转为线上,这是“全民战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亦是人生中一段特殊、难忘的教育与学习经历。开学第一课我便和学生们说,要珍惜这段线上学习的经历,不仅因为我们终将战胜疫情,回归校园,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学习经历,更因为这一定是我们学习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学习经历,因为这次全国范围的线上教学本身就是最令人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一课!
目前,我国战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江西省现有新冠肺炎住院确诊病例也在3月11日24时全部清零。我亦初步完成了从“一线教育工作者”到“十八线网络主播”的身份转换,相应的,学生们也完成了从“课程学生”到“直播粉丝”的身份转换。我们应该为这种身份的转换而感到骄傲,因为这是我们统一战线,共同战疫的选择,因为当战疫全面胜利的号角吹响时,我们知道,这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结果,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胜利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