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明行|漆扇绘乡情,三代共传承“‘衣’路”用非遗传承赋能乡村振兴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背景下,6月30日,江西服装学院“‘衣’路同行”团队走进吉安市桐坪镇,携手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文明行实践站,开展“漆扇承古韵,老少绘同心”主题非遗传承活动。活动以漆扇工艺为载体,搭建代际文化桥梁,通过“银发匠人 + 青春力量 + 童心跃动”的三重协作,激发非遗传承的群众活力与文化温度,助力乡村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扇底流光:千年漆艺的时空对话
活动开场,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借助动画与图片演示,将漆扇自古至今的千年演变娓娓道来——从古代礼仪之器到传统技艺结晶的艺术精品,漆扇不仅承载实用功能,更浓缩了东方工艺的哲思与审美。传承人们专注聆听,眼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神往。

扇漆成韵:三代同堂拓印乡土记忆
创作环节中,实践站秒变“非遗实验室”。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体验“水影拓纹”,大漆颜料在水盆晕染拓印成扇面纹样。而在实践所内,老人们则以“滴漆法”勾勒乡土意象,将稻田、炊烟、山路等乡土记忆点滴嵌入扇面,描绘出属于他们心中的乡愁地图。
“以前只在祠堂见过老漆扇,现在自己也能做!”一位奶奶举着半成品扇面,笑得满脸褶子。漆滴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映照着三代人沉浸其中的专注神情。
扇绘绮梦:青春与童心的接力现场
展示环节宛如一场温馨的“微型非遗展”,大家手持漆扇作品,用真诚的话语描绘心中世界。夕阳下,老人的银发、孩童的彩扇与志愿者俯身指导的专注身影交织成画,千年漆艺在代际接力中化作乡村振兴的文明星火。当“漆艺心愿墙”贴满真诚的传承期许,千年漆艺便在光影中焕发新生。
扇启千年:文化振兴的青春答卷
这场实践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传承”模式,为非遗文化注入时代温度,也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团队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非遗活化+乡村振兴”双主线,拓展“技艺体验+文创设计+电商助农”多元服务路径,探索非遗融入乡土的可持续机制。
当老人的匠心经验、青年的创新思维与孩童的纯真想象在一柄小小漆扇上融合,非遗便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着未来生长。
“‘衣’路同行”的步履印证着:漆扇虽轻,映照着的却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双向奔赴,让青春力量与乡土情怀共振,才能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续写漆扇里的千年春秋。